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导师团队由天津大学建工学院3位教授和4位副教授组成,依托于在研重点研发计划“桥隧与航道工程冲淤精准预测及其安全评估技术(2017YFC1404204)”和“河口海岸滩涂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8YFC0407505)以及国家重大专项“深海土与结构的界面弱化理论及工程安全”组成的导师团队。
张庆河教授
张庆河:男,1966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海洋工程》与《水道港口》期刊编委。从事河口海岸泥沙运动与水环境生态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课题子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重大工程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课题子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重大工程科研项目20。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水运工程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张金凤:女,1978年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港口工程系主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博士后;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访问学者。在河口海岸水动力和泥沙运动,波浪-海床-结构物相互作用以及海啸风暴潮数值模拟等方面开展研究,已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发表了SCI收录论文20余篇。
及春宁:男,1978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盟居里夫人学者。从事流固耦合、泥沙运动、涡激振动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重大工程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最高他引次数150余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第35届国际水利学大会优秀论文奖。
许栋:男,1980年8月出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盟玛丽居里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河流海岸动力学,主持国家基金2项,国家基金-广东省政府联合基金1项,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受邀报告4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出版专著(译著)2部。2016年获天津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称号,2019年荣获第七届“全国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张浦阳:男,1978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从事海上风电新型结构物及施工装备的研究工作。主持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创新工作方法子课题,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PCT国际专利1项;参编海上风电国家标准1本。
臧志鹏:男,1981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海岸工程水动力及流固耦合力学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其中SCI收录10余篇,SCI他引50余次,共授权/申请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国际近海与极地工程协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会员。
王广耀:男,1990年10月出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波浪数值模拟及数据同化研究。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了10余篇学术论,其中SCI收录6篇,Top期刊3篇。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员。
内孤立波数值模拟
潜体数值模拟
防波堤越浪数值模拟
代表性在研项目:
重点研发计划 “桥隧与航道工程冲淤精准预测及其安全评估技术(2017YFC1404204)”
重点研发计划“河口海岸滩涂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8YFC0407505)
国家重大专项“深海土与结构的界面弱化理论及工程安全”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代表性在研项目:
重点研发计划 “桥隧与航道工程冲淤精准预测及其安全评估技术(2017YFC1404204)”
重点研发计划“河口海岸滩涂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18YFC0407505)
国家重大专项“深海土与结构的界面弱化理论及工程安全”
团队成员(2019年4月1日以来)在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项,在研国家重大专项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在研横向项目经费1000余万。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团队于2019年提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宏观与介观三维海岸海洋(工程)共享模型”(MUSHROM),该模型针对目前国内外相关开源软件应用面过宽、专业应用开发难度较大、一些专业型软件计算方法落后、国内学术界贡献体现较少和我们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出问题,整合团队内多年来积累的各类模型,致力于打造我国首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岸海洋模拟共享模型。目前该模型已完成浅水模型、格子波尔兹曼(LBM)模型等重要计算核心的开发,其他模块的开发以及模型之间的耦合、模型的验证测试等后续任务,工作量非常庞大,需要引入更多研究生扩大团队规模,共同推动模型开发。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