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本导师团队创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团队负责人张维教授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下的课题"金融风险分析、防范与控制"作为起始标志。根据金融市场的真实构成特点,选择了从复杂系统的视角来认知金融体系的运行和风险规律,从基础的金融工程、到金融系统工程、再到计算实验金融、数字金融,运用大数据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复杂科学理论指导下,针对复杂金融系统开展创新研究,始终秉承复杂系统科学方法论、"技术+金融"的交叉学科思想,以"瞄准国际金融学术研究前沿,服务中国金融发展重大需求"为宗旨展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我们目前围绕数字技术下的微观金融运行规律探索及其宏观涌现风险的管理开展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以及其它省部级管理部门和企业委托的多项研究项目,近五年在《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MIS、TKDE、JCF、JBF、JEDC、BJM等相关领域高水平中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团队还翻译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实物期权译著,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计算实验金融专著《计算实验金融研究》;团队(合作)提出的关于引导互联网金融有序发展、应对新冠疫情有序复工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分别得到了中央和天津市领导的重视和批示;团队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合作,对于注册制进行计算实验金融研究,获得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课题成果一等奖;团队开展的基于联邦迁移学习的信贷风险识别研究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课题研究一等奖;团队成功开发了基于行为的系列量化交易策略。
本团队由负责人张维教授带领的在校导师和团队的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组成。
团队师资
张维: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最早从事金融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之一。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副主任、天津财经大学副校长、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金融大数据分析,计算实验金融等。
熊熊: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天津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担任天津市大数据量化投资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金融,计算实验金融学,企业发展与金融策略等。
张永杰: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大数据分析、量化投资、金融工程、行为金融等。
张小涛:天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运筹学”课程组主要成员。主要研究兴趣:投资者行为、金融大数据、量化投资。
李悦雷:天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行为金融学、个体决策行为实验与计算仿真、机器学习方法在金融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邹高峰:天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MPAcc项目主任、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副主任。天津大学“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新股发行、定向增发与并购重组)、大数据金融分析与财务决策。
冯绪:天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学位项目主任。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研究方向为金融文本分析,人工智能与金融、影子银行与体系性风险等。
沈德华:天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金融系副系主任(主持工作)。入选首届“天津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计划,获得首届“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研究方向为金融科技、行为金融、计算实验宏观经济建模等。
欢迎加入我们的团队!
团队依托平台
1、教育部创新团队
2、天津市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3、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团队教师现任学术兼职
张维: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管理科学学报》和《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执行主编等。
熊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金融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运筹学会决策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量化金融与保险分会副理事长,《管理科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助理等。
张永杰: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邹高峰:中国公司金融三十人论坛副秘书长
冯绪: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系统工程学会金融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助理编辑等。
沈德华: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金融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天津市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Asia-Pacific Financial Markets》和《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Experimental Finance》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等。
优秀在校生代表
张祚超(2016级博士):2018年获国家奖学金、天津大学优博基金
张晶(2017级博士):获第十六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优秀论文奖
李奕(2018级博士):2019年获国家奖学金, 论文入选2019年中国金融国际年会(CICF)
陈维杰(2018级博士):获第十五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优秀论文奖
王鹏飞(2019级博士):2018、2019连续获得国家奖学金(硕士、博士各一次)
徐春发(2018级硕士):2019年获国家奖学金,天津大学经管学部十佳杰出青年
罗大力(2017级硕士):全国首届青年荣耀·雷锋杯“雷锋式青年”,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美国百人会英才奖
孔祥禹(2017级硕士):2019年获国家奖学金
主要在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市场微观参与者行为规律及其风险效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心项目:地方金融复杂网络中风险处置的“情景-应对”计算实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大数据背景下多重信息源对证券市场微观行为及资产价格的影响
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基于智能金融的天津市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天津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互联网金融创新方向)
团队近年主要获奖
l 面向VUCA变革的管理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
l 基于联邦迁移学习的信贷风险识别研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课题研究一等奖,2023
l 张维教授,“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2021
l “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度量与外溢效应研究”,天津市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
l “十三五”期间管理科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20
团队近期论著选登
1、姚加权、张锟澎、郭李鹏、冯绪*:《人工智能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基于劳动力技能结构调整的视角》,《管理世界》,2024,40(2):101~116.
2、 Li, Y., Wang, P. and Zhang, W. (2023). Individual investors matter: The effect of investor-firm interactions on corporate earnings management.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83: 102492.
3、张维,林兟,康俊卿,熊熊,张永杰. 计算实验金融工程:大数据驱动的金融管理决策工具,《管理世界》, 2023,39(5):173-190.
4、Feng, X., An, X., An, Y., & Xiao, Y. (2023). Shadow Fu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https://doi.org/10.1111/jmcb.13008.
5、Xue, M., Cao, X., Feng, X., Gu, B. and Zhang, Y. (2022). Is college education less necessary with AI? Evidence from firm-level labor structure chang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39(3):865-905.
1、中国科普网《格致论道》:探索管理世界的奥秘
2、搜狐教育:揭秘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创新
3、人民网:中国东疆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指数首发
5、搜狐教育:受初心使命 育万千桃李——记2019全国模范教师张维
7、搜狐教育:从教30载,只为做个好老师——2018天津市十佳教师张维
8、Knowridge Science Report: Daily Happiness and Stock Returns: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10、天津日报:把握金融系统运行规律的新工具
10、新浪财经:八大知名学者论期权
团队招生要求
团队接收外校优秀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直博生或招考博士生。
期望报考申请的研究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特点:
(1) 具有在金融经济学、管理科学、数学和统计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学科之一的学习背景;
(2) 具有数学建模能力、计量/统计或数据分析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文献研究和定性分析方法;
(3) 学习能力强,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挑战意识和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较好的中英文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5)身体健康,阳光乐观,积极向上。
有意向加入本团队的学生可联系金老师(邮箱:congoz@sina.com)索取课题组的格式化简历模板并完成简历投送。
招生名额信息
团队每年招生名额(预估):博士研究生6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15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全日制专业硕士30人(金融、会计、资产评估),非全日制专业30人(MBA、EMBA等)。实际名额以当年学校和学院政策为准。
本团队高度关注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按照学部"崇实事而求是,践商道以化成"的使命要求和学校"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除了对学生的常规课堂教学、学位和学术论文研究及写作的指导工作之外,团队还通过入门导引活动、系列工具性讲座、定期学术报告会、业界校友回访讲座、承担受资助课题的研究活动、博士海内外联合培养、参加本领域重要海内外学术会议、有计划的企业实践和参访、顶级中文期刊编辑部实习等多种形式,努力帮助学生提升学术视野和敏锐性、独立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同行和社会沟通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近年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
刘榕:瑞士卢加诺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2022-2024
李悦: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2023-2024
培养活动花絮
团队学生滨海新区参访和学术讨论
团队教师为课程学习优秀的学生颁发奖状
团队校友回访母校举办金融论坛
团队教师为学生授课中
学生参加研究项目的团队研讨会
团队教师和学生出席国际合作伙伴在爱丁堡主持的国际学术会议
团队博士生马俊俊同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获佳论文奖
团队博士生陈舒宁学位论文答辩会议
本团队依托复杂管理系统实验室(2021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2014获批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社会计算研究中心(2009获批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基础设施得到"双一流"、"985"和"211"工程的持续支持,已经建成"高性能运算集群、私有计算云、大规模存储阵列"三位一体的金融大数据分析与金融计算实验平台、金融行为决策实验室等。学部目前购置有若干主流金融研究数据库和并行计算版的MATLAB等计算软件。团队还依托前期项目自主建立了 "金融创新微观行为数据库",并与蚂蚁金服、深证信息公司、银联智惠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数据交易所等建立研究数据合作关系。
海外合作网络
团队与若干海外本领域知名高校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在联合培养博士生、合作教学、合作论文、合作承担双边资助研究项目、合作举办学术会议、接受访问学者等方面紧密合作,形成了稳定的海外学术合作网络。
2019年中英NSFC-ESRC联合资助国际项目团队在英国爱丁堡亚当斯密故居的学术会议
作为合作者协助举办2018CICF国际会议
国内合作网络
团队通过联合项目研究、合作学术论文、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学生访学或博士后研究、联合学生实习等,与国内的著名高等学校的相关研究机构(如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大数据中心、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湖南大学商学院、华东理工大学金融物理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等),以及政府和产业机构(如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招商银行总行、天津东疆保税区、马上消费金融公司、蚂蚁金服研究院、IBM中国研究院、银联智惠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深证信息有限公司、国信证券、河北征信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部分团队导师还在上市公司或其他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担任过独立董事、顾问、咨询委员会成员等等,运用金融工程和数字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四校(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联合团队
部分团队导师还在上市公司或国有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担任过独立(外部)董事、顾问、咨询委员会成员等等,运用金融工程和数字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和政府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团队负责人2017参加深交所首例证券欺诈先行赔付扣减市场风险专家咨询会
团队校友概况
本团队创立20多年来,累计培养博士约70名、学术型硕士约150名、专业型硕士约300名。博士毕业生主要就职于高校、金融机构及其研究部门,硕士毕业生主要就职于银行、证券、基金、金融科技机构等;主要工作地点在北京、深圳、上海、天津及江浙等地,形成了一个具有规模的校友网络。
在这些校友中间,有设计开发出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产品、第一个分离式基金产品的核心骨干和领导者,有的被誉为中国基金业的“企业年金王子”,有的创办了国内首个也是最大的持牌在线消费金融公司,有的成为“双一流”高校商学院的领导、骨干师资。他们以出色的领导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推动中国金融工程和数字金融学术发展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
团队在世纪之交毕业的早期博士大多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巨大需求而去了产业界,他们从金融机构的研究主管到基金经理、投资总监,再到高层领导岗位,有些则最终创办自己的持牌金融机构。自2005年前后,团队培养的博士毕业生开始更多地任职高校,成为在数字时代创造金融新知、培养下一代金融人才的骨干力量。
一直以来,团队校友通过各种形式与团队共同成长。他们与团队合作研发项目,为团队师生时常举办返校讲座、长期担任母校部分硕士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团队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指导,协助团队导师对在校生的全方位培养,甚至热心帮助学生走出学业中的迷茫和困境。他们并非“毕业的学生”,而是我们团队永远的一分子,是团队和母校在社会的华彩延伸。
部分博士校友
阎冀楠(1999博士),中国银行司库副总经理。曾挂职湖北省鄂州市政府副市长
白仲光(2002博士),曾任长盛基金投资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届时领导开发了国内第一只分离基金。之后曾相继担任过德邦基金副总经理、博时基金年金投资总监等职
刘文财(2003博士),避险联盟网创始人、兴达伟业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国内首支股指期货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主要设计者。曾任上海理成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常务副总经理
赵文杰(2003博士),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总裁。曾任深圳发展银行(现平安银行)首席内控执行官、北京分行行长,华澳信托总裁
袁江天(2003博士),长城嘉信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曾任长城基金董事会秘书。
赵国庆(2004博士),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曾担任京东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CSO)
陈金龙(2003博士),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学院副院长
韩良(2004博士),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唐英凯(2007博士),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本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韦立坚(2012博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大数据中心主任
林兟(2017博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李晓(2017博士),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讲师
高雅(2019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部分硕士校友
马振地(2001 MBA),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长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杨芳(2002 MBA),新希望集团CFO。原毕马威中国合伙人
杨波(2004 MSc),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金融机构部负责人;
傅皎雪(2009 MBA),豪迈国际商务咨询机构合伙人。曾任新加坡华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副行长
甄承启(2010 MBA),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公司董事、天津市庆王府酒店执行董事;
团队校友返校师生大团聚合影留念
团队学界校友和师生在学术会议上再相聚
团队教师与业界校友应邀出席沪深金融期权首发仪式
中国避险联盟网创始人刘文财校友返校为团队师生讲座
新希望集团CFO杨芳校友与团队教师共同出席中国公司金融30人论坛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