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团队拥有中-埃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中-澳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生物质废物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平台。近年来,本团队共承担一大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经费充足;授权和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0~50项,发表大量高水平论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环保部、天津市等省部级一二等奖励数项。指导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创客中国”杰出创新奖、校长杯奖。所有推免学生均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每年选派研究生赴海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出国参加会议,资助学生参加各种会议、暑期班(summer course)、工业界调研、企业创新联合攻关,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等。
(1)课题组研究背景
(2)课题组研究综述
(3)研究方向一:生物质固废清洁高效燃气能源化技术
(4)研究方向二:生物质有机固废清洁焚烧及过程污染控制
(5)研究方向三:生物质制备高品质燃油及残碳功能化利用
(6)研究方向四:多源有机固废协同处理处置过程资源利用与环境风险防控机制
陈冠益:教育部特聘教授、首批天津市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99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废弃物生物质能源转化理论与技术。围绕废弃物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及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和973课题及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欧盟研究项目、中荷政府合作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一、二等奖。国际合作活跃,连续多年获得国外研究经费资助,多次受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做大会/特邀报告,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现为国际生物质能源与环境研究协作网召集人、(天津)城市固体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等。
颜蓓蓓:教授,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热能工程专业与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 Times全球TOP100)能源科学系联合培养博士毕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大型数值计算模拟工作,着重于生物质热解、气化、燃烧锅炉以及气体燃烧的基础研究方面;气体燃烧实验基础研究等。承担过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
马文超:副教授。201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环境学院,获博士学位(期间2年在德国TU Berlin联合培养)。2010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做博士后,主要从事生物液体燃料制备与提质研究。2013年4月任职于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管理与高效利用。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4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程占军:副教授。2014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大气(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及人体健康,主要是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SVUV-PIMS)技术对直链烷烃、环烷烃、芳烃和生物质燃料等一系列燃料的燃烧、热解、氧化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合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它省部级项目等项目5项。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宋英今:副教授。承担和参加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合作发表学术专著2部,获得专利授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李宁:长聘副教授,入选天津大学“北洋学者英才计划”B层次。主要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多功能纳米材料研发及其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和膜改性与膜污染控制水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和参与的项目包括横向课题“酒糟厌氧发酵中预处理系统与回流系统技术优化研究与示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松花江哈尔滨市辖区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政府间科技合作专项“面向污染物深度削减与能源资源回收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等。近五年,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169.1,一作SCI论文1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入选《中国给水排水》期刊第一届青年编委会委员,曾荣获第十五届高廷耀“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学金”。
钟磊:准聘副教授。2014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方向:土壤氮循环过程,生物炭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应用。主要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对土壤氮循环过程的影响机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利用农业废弃物制作生物炭基复合材料用于缓释肥及土壤修复材料的研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了课题组的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发表SCI期刊论文11篇,总共发表论文20余篇。
林法伟:助理教授。2018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交流半年。研究方向包括:1. 危险废物热化学处置资源回收与环境风险调控(含油污泥/废矿物油/冶金废渣/医疗废物等);2. 臭氧耦合催化低温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VOCs/NOx/SO2);3. 含油污泥梯级热解油品催化提质与污染源头阻断;4. 生物质固废衍生碳基功能材料制备及电化学应用。先后参与国家973项目等纵向课题5项,参与工程项目2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青年基金1项,天津市接力转化项目1项,累计科研经费近500万元。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Appl. Catal. B:Environ., Chem. Eng. J., J. Hazard. Mat. 等发表SCI论文16篇,EI论文1篇。
崔孝强:助理教授。2018年12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并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培研究。研究方向隶属于环境修复与资源再生领域,研究内容为富营养化水体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生态修复以及修复植物的资源化处理,主要着眼于以修复植物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功能性生物炭,尤其侧重于研究其固炭潜能、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吸附效应和机理以及功能改性及成型应用等方面。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天津大学自主基金1项,并参与了多个相关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发表 SCI期刊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其中第一作者在Chem.Eng.J., ACS Sustain. Chem. & Eng., Bioresour.Technol., Environ.Pollu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篇,并有2篇入选为ESI高被引论文。
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环保公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