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团队
杜慧滨教授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团队
浏览量:5458   转发量:24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管理与经济学部
  • 所属专业: 公共管理
  • 邮箱 : duhuibin@tiju.edu.cn
  • 工作电话 : 26943-3821226943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研究团队是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组成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团队,推进了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公共政策、系统科学、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研究范式和方法的融合与改进,取得了有特色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聚焦于能源系统优化建模、交通、电力等部门节能减排综合建模方法和评估体系、大气污染物排放、资源环境管理、环境质量评价、数据驱动的社会经济现象分析、能源环境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紧跟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形成多项研究报告,提交的部分政策建议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具有实际应用与社会服务价值。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能源环境政策与管理,低碳经济与管理,大气污染防控,低碳电力发展,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等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研究团队是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构成,团队成员包括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构成,研究领域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公共政策、系统科学、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交叉融合


3


项目情况

        研究团队立足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拨经费1884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直接经费245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其他省部级等项目近10项。

近3年团队项目列表:

项目列表


研究成果

1、论文发表

        近五年,课题组成员在《系统工程学部》、《环境科学学报》、Cell: One Earth、Water ResearchEnergy Economic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ergy Policy、Applied Energy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Nature Energy、Science 等国际顶级期刊,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士 Eugene Stanley、国际投入产出学会前主席 Geoffrey Hewings、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王金南、唐孝炎等多位知名学者团队的正面引用和评价

代表性论文:

论文1


论文2


论文3


2、政策建议

       近三年,课题组成员主持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等课题10余项,提交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等近20份,得到生态环境部、以及天津市市委、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石家庄生态环境局、聊城市生态环境局等多地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用采纳;学术观点被《科学网》、《中国科学报》生态环境版等进行了媒体报导,产生了实际应用价值与社会影响。

政策建议4

政策建议5



国际交流

      研究团队在国际交流方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美国纽约石溪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中澳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区域经济实验室等3个国际性平台为本课题组提供有力的支撑。针对气候变化、低碳可持续等研究领域展开学术交流与互访10余人次;合作完成SCI/SSCI论文近40篇,在IJPR, EP, EE, WR等期刊发表;项目合作2余项。

学者网络

国际交流1

国际交流2

国际交流5



学生培养

1、关注学生发展

       团队培养博士/硕士生总计18名,其中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已在国内985高校任职,其他研究生就业方向包括咨询、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领域,如在毕马威、华为、中国农业银行、金地集团等单位就职,并取得了突出工作成绩。

毕业2   毕业1


2、鼓励参会竞赛

       团队60余人次参加POMS、IAEE、AMES、APPAM、INFORMS、TRB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有多名学生在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韩国、新加坡、荷兰等);8支团队在“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能源资源系统工程论文大赛”等各级竞赛中获奖。

 团队获奖   参会3      

 参会6   微信图片_20190629210307     


3、推进赴外联培

       团队6名博士生获CSC资助分别赴美国纽约石溪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利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联合培养。

国际交流3   联合培养2


4、指导社会实践

       近年来,团队老师带领学生赴京津冀、西藏、江西等地调研考察坚持理论培养与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1  社会实践2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