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团队
智能材料与精准识别团队
浏览量:2445   转发量:66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理学院
  • 所属专业: 化学  、 应用化学
  • 邮箱 : wangyongtju@tju.edu.cn
  • 工作电话 : 022-27403475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天津大学理学院智能材料与精准识别团队秉承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矢志创新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和谐、团结、争先、多元的文化氛围,培养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专业复合型科研人才。

       团队现有博士生导师兼硕士生导师5人,致力于从分子基因学角度设计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环境敏感性质和生物相容性质的智能高分子和超分子材料,研究材料的合成、表面化学修饰和精准分子别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分子识别、药物、生物医学、生物传感和分析检测应用。  

微信图片_20210710180748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1, 60(26): 14324-14328.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 应用化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王勇 教授

王勇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理学院副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获天津大学化工及法学双学位、应用化学硕士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分析化学流动项目主任,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Nature ProtocolsAnalytical  ChemistryACS Sensor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参编Elsevier及Springer出版社英文专著三章节。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天津市支撑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以及天津大学自主基金多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美国及中国化学会会员、天津色谱协会会员、Current Analytical Chemistry、Chinese Chemical Letters、《色谱》杂志青年编委。获天津大学北洋学者计划资助、入选天津市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荣获天津大学优秀教书育人奖,天津大学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十佳导师”,硕士论文及本科毕设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2021年获天津大学第二十七届“十佳杰出青年(教工)”荣誉称号。


陈宇 教授

微信图片_20200628155116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民进天津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民进天津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1996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2-2005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做博士后。曾历任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主任、主任。曾荣获天津大学第十三届“十佳杰出青年(教工)”、天津大学教书育人优秀青年教师、天津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十佳导师”、“天津大学活力实验室”银奖和金奖、民进天津市委会2013年度优秀青年会员、民进天津市委会2017年度先进个人等荣誉。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合成及应用,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9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0项。曾先后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基金资助。


马骁飞 副教授

马骁飞

       博士生副导师、硕士生导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现任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无机化学》课程负责人,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副主任。组织、申报并获批2015年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018年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2019年国家级虚拟仿真项目等奖项。荣获天津大学优秀教书育人奖,教工先锋岗、教工示范岗、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奖励。在“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和“实验中心信息化建设及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等方面做了探索性研究。从理论课堂到实验课堂,再到实践课堂推进《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无机化学实验》、《生产实习》混合式教学和虚拟仿真教学改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且SCI收录近80篇,二区以上6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2篇。已获授权专利3项,参编英文科技书籍1部。参与国家研目、主持多项横向课题。


余莉萍 教授

余莉萍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996年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得工业分析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获得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南开大学获得分析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14-2015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访学。曾任天津大学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析实验室主任、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副主任。曾荣获天津大学三八红旗手、天津大学优秀教书育人奖,天津大学工会积极分子、天津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天津大学教学成果奖、天津市教学成果奖等奖励。研究方向为新材料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目前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曾先后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魏玉萍 副教授

微信图片_20200705165548

        博士生副导师、硕士生导师。2005年获得天津大学应用化学工学博士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化工系访问学者(2013-2014)。曾担任天津大学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析实验室主任,荣获天津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我心目中十佳的好导师天津大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研究方向为天然多糖的功能化改性。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cta BiomaterialiaLangmuirBiomacromolecules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前在研国家基金联合基金子课题1项、×××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1项,参与胜利油田等企业合作项目多项。


项目情况

       团队目前已得到科研经费资助项目30余项。资助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科研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部分项目如下: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905500)危废中芳烃等毒害组分快速识别分析的场效应微质谱技术(王勇 教授)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C1905502)基于场效应传感阵列的痕量芳烃危险物的快速精确鉴别(王勇 教授)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1922409)高分辨手性分离与识别(王勇 教授)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575100)聚集诱导荧光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点击构筑及传感行为研究(王勇 教授)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875159)具有空间异构结构的树枝状温敏高分子的制备及其高级结构与温敏性质关系的研究(陈宇 教授)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274106)蛋白质新型模型化合物:树枝状温敏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盐效应(陈宇 教授)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074088)具有核壳结构的超支化上长超支化的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陈宇 教授)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976130)半导体量子点的闪烁荧光性能调控及其在海水放射性污染分析中的应用(余莉萍 教授)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972109)含有多个官能团的八员碳环的合成新方法及其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魏玉萍 副教授)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1205086)三唑桥联双层环糊精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手性拆分行为研究(王勇 教授)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704030)新型易于回收再循环使用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大分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效率的研究(陈宇 教授)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705023)有序大孔聚合物凝胶在金属(形态)分离富集中的应用(余莉萍 教授)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403151)新型两性葡聚糖包覆磁性纳米粒子的设计合成及药物传输载体特性研究(魏玉萍 副教授)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21245006)基于凝胶光子晶体的水相分子印迹技术研究(余莉萍 教授)

15.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20070056046):基于单分子胶束的新型多功能性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陈宇 教授)

16.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基于超支化聚合物合成功能性多臂星状聚合物及其在应用方面的探索(陈宇 教授)

17.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JCYBJC23400)养殖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物的现场可视化检测技术研究(余莉萍 教授)

18.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7JCYBJC20500)基于环糊精纳米笼的AIE荧光探针构筑及应用研究(王勇 教授)

19.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JCQNJC05400)新型复式环糊精固定相的可控点击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勇 教授)

20.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20JCYBJC01440)3D打印PLGA/nHA支架负载ADSCs外泌体促进骨缺损修复及机制研究(魏玉萍 副教授)

21.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2020XT-0051) 广谱抗病毒智能纳米纤维防护口罩的开发(魏玉萍 副教授)

22.  国家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0A20261)抗氧化酶多糖合成及水凝胶研制与性能调控 (魏玉萍 副教授)

23.   ×××重点项目子课题(BJB20J009)(魏玉萍 副教授)

24.  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2021XZC-0057)天然聚合物基水凝胶血管粘合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魏玉萍 副教授)

2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特定功能胶体微球研发(陈宇 教授)

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聚苯硫醚中试废弃产品除臭技术(陈宇 教授)

27. 中远关西涂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水性集装箱涂料专用防腐树脂开发(陈宇 教授)

28. 石家庄华莱化工有限公司(G206186): 新型钻井助剂的研制(魏玉萍 副教授)

29. 郑州圣莱特空心微珠新材料有限公司:空心玻璃微珠表面覆膜及其应用开发技术(马骁飞 副教授)

30. 惠州健昇吸塑制造有限公司:生物降解树脂和制品关键技术的研发(马骁飞 副教授)

31. 浙江神能光降解材料有限公司:空心胶囊淀粉筛选和改性技术(马骁飞 副教授)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理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研究方向

 1. 高分辨手性分离与识别技术(手性色谱、超灵敏场效应手性识别)   

       针对手性分离与识别重要科学问题,聚焦超分子体系,研究基于超分子精准修饰及调控手段,发展高效手性分离与识别介质及相关方法学,解析基于弱相互作用的分离、识别机制及构效关系,实现高效精准分子识别。

未标题-1

2. 功能导向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设计和合成具有刺激响应性、光致发光性、两亲性的支化聚合物,研究其拓扑结构包括星型、超支化、梳形与功能性之间的关系,开发其在催化、分子识别、污染物处理、药物包裹及传递、成像、无机颜填料分散等方面的应用。

方向2

3. 天然多糖抗菌/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材料

       针对细菌感染构成的全球挑战,构建功能纳米多糖材料(纳米粒子、水凝胶等),揭示纳米多糖对抗抗生素耐药和非特异性蛋白吸附的分子机制,有效灭活细菌,加速创伤愈合,攻克临床耐药菌感染高效治疗难题。

方向3


4. 环保水性涂料基体树脂的开发

       开发系列水性环氧树脂、水性偏氯乙烯树脂、水性含氟、含硅等特种聚丙烯酸树脂,主要应用方向包括金属重防腐涂料、耐沾污表面等。

方向4


代表性成果
  •  团队目前已发表论文近300篇,申请授权专利近20项,部分代表性论文和专利如下:

  代表性论文

  1. 1. Congzhi Liu, Yaoxuan Chen, Jian Zhao, Yong Wang*. Self-Assembly of Copper-DNAzyme Nanohybrids for Dual-Catalytic Tumor Therapy.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1, 60(26): 14324-14328.

    2. Pan Zhang, Yin Xiao, Jingjing Zhang, Bingjie Liu, Xiaofei Ma*, Yong Wang*. Highly sensitive gas sensing platforms based 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A review.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1, 1172: 338575.

    3. Ying Zhang, Xiaoning Jin, Xiaofei Ma, Yong Wang*. Chiral porous organic framework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enantioseparation. Analytical Methods, 2021, 13(1): 8-33

    4. Han, H., Yong Wang*. Advances of enantioselective solid membranes.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2021, 45(15): 6586-6599.

    5. Ming Chen, Xinling Lu, Xiaofei Ma*, Yong Wang*. Click preparation of multiple-thioether bridged cyclodextrin chiral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enantioseparation 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st, 2021, 146: 3025-3033.

    6. Wei-Guang Chen, Hai-Jie Wei, Jiancheng Luo, Yu Chen*, Peng-Fei Cao*. Highly Stretchable, Ultratough, and Multifunctional Poly(vinyl chloride)-Based Plastics via a Green, Star-Shaped Macromolecular Additive. Macromolecules, 2021, 54: 3169-3180.

    7. Xia Qiu, Jiamin Zhang, Lilong Cao, Qin Jiao, Junhao Zhou, Lijun Yang*, Hong Zhang* and Yuping Wei*. Antifouling antioxidant zwitterionic dextran hydrogels as wound dressing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healing activiti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 13 (6): 7060−7069.

    8. Qin Jiao, Lilong Cao, Zhijie Zhao, Hong Zhang, Junjie Li,* and Yuping Wei*. Zwitterionic hydrogel with high transparency, ultrastretchability, and remarkable freezing resistance for wearable strain sensors. Biomacromolecules, 2021, 22 (3): 1220−1230.

    9. Lilong Cao, Xia Qiu, Qin Jiao, Pinyi Zhao, Junjie Li*, Yuping Wei*. Polysaccharides and proteins-based nanogenerator for energy harvesting and sensing: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1, 173: 225-243.

    10. Yahao Dong, Fengjun Xue, Yuping Wei*. Magnetic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N-heterocyclic palladium complex: Synthesis and catalytic evaluations in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2021,153:110007.

    11. Cheng Li, Yi-Ting Wang, Yu Chen*, Yong Wang*. Hyperbranched poly(amido amine) entrapped tetraphenylethene as a fluorescence probe for sequential quadruple-target detection and its potential as a chemical logic gate.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0, 92(14): 9755-9763.

    12. Bin Wang, Pei-Yao Chen, Rong-Xu Zhao, Lei Zhang, Yu Chen*, Li-Ping Yu*. Carbon-dotmodified polyacrylonitrile fibers: Recyclable materials capable of selectively and reversibly adsorbing small-sized anionic dy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391:123484.

    13. Ran-Ran Wang, Tong-Xian Zhang, Yu Chen*, Li-Ping Yu*. Photoluminescent crystalline-assembly of gold nanoclusters: Facile preparation with themediation of hydroxyl-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 and its reversible response to CO2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387: 124129.

    14. Cheng Li, Yu Chen, Yong Wang*. Tetraphenylethene decorated hyperbranched poly (amido amine)s as metal/organic-solvent free turn-on AIE probe for specific pyrophosphate detection.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2019, 291: 25-33.

    15. Yong Wang, Hui Chen, Yin Xiao, Cheong HengqNg, Ting Shan Oh, Timothy Thatt Yang Tan*, Siu Choon Ng*. Preparation ofcyclodextrin 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by organic soluble catalytic 'click'chemistry. Nature.Protocols. 2011, 6(7): 935-942.

    16. Yifan Wu, YinXiao*, Xuepeng Wang, Xiaoxuan Li, Yong Wang*. Chirality discrimination at the single molecule level by using acationic supermolecule quasi-gated organ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ACS Sensors, 2019, 4(8): 2009-2017.

    17. Yuwei Sun, Yong Wang*, Yifan Wu, Xuepeng Wang, Xianggao Li, Shirong Wang, Yin Xiao. A chiral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 with a cyclodextrin modulated copper hexadecafluoro phthalocyanine semiconductive layer as the sensing unit.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8, 90(15): 9264-9271.

    18. Xiaobin Yao, HaoZheng, Yang Zhang, Xiaofei Ma, Yin Xiao*, Yong Wang*. Engineering thiolene click chemistry for the fabrication of novel structurally well-defined multifunctional cyclodextrin separation materials for enhanced enantioseparatio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6, 88(9): 4955-4964.

    19. Lifang Zhang,Wenping Hu, Liping Yu, Yong Wang*. Click synthesis of a novel triazole bridged AIE active cyclodextrin probe for specific detection of Cd2+.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5, 51(20): 4298-4301.

    20. Ming-Ming Xiu, Qing Kang, Min-Li Tao, Yu Chen*, Yong Wang*. Thermoresponsive AIE supramolecular complexes in dilute solution:sensitively probing the phase transition from two different temperature-dependent emission respons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8, 6(22): 5926-5936.

    21. Xin Zhao, Xiaofei Ma*, Pengwu Zheng*. The 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functional carbon-based nanofibers for the removal of cationic pollutants. Chemosphere, 2018, 202: 298-305.

    22. Miaomiao Lv, Xiaofei Ma*, Debbie P. Anderson, PeterR. Chang*. Immobilization of urease onto cellulose spheres for the selective removal of urea. Cellulose, 2018, 25: 233-243.

    23. Fei Wang, DanLiu, Pengwu Zheng, Xiaofei Ma*.Synthesis of rectorite/Fe3O4-CTAB composite for theremoval of nitrate and phosphate from water.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Chemistry, 2016, 41(25): 165-174.

    24. Fei Wang, PeterR. Chang, Pengwu Zheng, Xiaofei Ma*.Monolithic porous rectorite/starch composites: fabrication, modification andadsorptio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5, 349(15): 251-258.

    25. Xiaofei Ma, Xueyuan Liu, Debbie P.Anderson, Peter R. Chang*. Modification ofporous starch for th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Food Chemistry, 2015, 181(15): 133-139.

    26. Bin Wang, Ting Xiao, Xiao-BinFu, Ting-Ting Jiang, Yu Chen*,Ye-Feng Yao*. Thermoresponsive hyperbranched polymers with spatially isomerized groups: NMR implication to their thermoresponsive behaviors. Macromolecules, 2017, 50: 9647-9655.

    27. You Fan, Ya-Qian Cai, Hua-JiLiu, Yu Chen*. CdS quantum dotscapped with hyperbranched graft copolymers: role of hyperbranched shell influorescence and selective mercury-sensing. Sens. Actuators B, 2017, 251: 171-179.

    28. Xue-Zhen Gao, Hua-Ji Liu*, Fa Cheng and Yu Chen*. Thermoresponsive polyaniline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waterborne anticorrosion coating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 283: 682-691.

    29. You Fan, Hua-Ji Liu, YaoZhang, Yu Chen*. Adsorption ofanionic MO or cationic MB from MO/MB mixture using polyacrylonitrile fiber hydrothermallytreated with hyper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5, 283: 321-328.

    30. Songzi Jiang, Yefeng Yao*, Qun Chen, Yu Chen*. NMR study of thermoresponsive hyperbranched polymer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implication on the phase transition. Macromolecules, 2013, 46(24): 9688-9697.

    31. Jing-Yuan Yin, Hua-Ji Liu, Songzi Jiang, Yu Chen*, YefengYao*. Hyperbranched polymer functionalized carbon dots with multistimuli-responsive property. ACS Macro Lett., 2013, 2(11),1033-1037.

    32. Jing Zhang, Hua-Ji Liu,Yuan Yuan, Songzi Jiang, Yefeng Yao, Yu Chen*. Thermo, pH, and light-responsive supramolecular complexes based on a thermo-responsive hyperbranched polymer. ACS Macro Lett., 2013, 2: 67-71.

    33. Hui-Hui Ren, You Fan, Bin Wang, Li-Ping Yu*. Polyethylenimine-capped CdS quantum dots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nitrite in vegetables and water.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66: 8851-8858.

    34. Rong Zhang, Yong Wang, Li-Ping Yu*, Specific and ultrasensitive ciprofloxacin detection by responsive photonic crystal sensor.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4, 280: 46-54.

    35. Xiao-Yan Liu, Hong-Xun Fang, Li-Ping Yu*. Molecularly imprinted photonic polymer based on beta-cyclodextrin for amino acid sensing. Talanta, 2013,116: 283-289.

    36. Yin-Xia Zhang, Pin-Yi Zhao, Li-Ping Yu*, Highly-sensitive and selective colorimetric sensor for amino acids chiral recognition based 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hotonic polymers,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3,181: 850-857.

    37. Mei Liu, Li-Ping Yu*, A novel platform for sensing an amino acid by integrating hydrogel photonic crystals with ternary complexes, Analyst, 2013, 138: 3376-3379.

    38. Li-Qing Wang, Fan-YanLin, Li-Ping Yu*,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photonic polymer sensor with high selectivity for tetracyclines analysis in food, Analyst, 2012, 137: 3502-3509.

    39. Yahao Dong, Ying Lai, Xiaoxia Wang, Min Gao, Fengjun Xue, Xiaofeng Chen, Yan song Ma, Yuping Wei*.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mine-functionalized cellulose with multiple binding si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C bond forming rea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19,130: 778-785.

    40. Xiaofeng Chen, Xia Qiu,Minghong Hou, Xiaotian Wu, Yahao Dong, Yansong Ma, Lijun Yang, Yuping Wei*. Differences in zwitterionic sulfobetaine and carboxybetaine dextran-based hydrogels. Langmuir, 2018, 35: 1475-1482.

    41. Xiaotian Wu, Xiaofeng Chen, Peibo Hu, Minghong Hou, Yahao Dong, YupingWei*. Antifouling zwitterionic dextran micelles for efficient loading DOX. Carbohydratepolymers, 2018, 191: 136-141.

    42. Yahao Dong, Xiaotian Wu,Xiaofeng Chen, Yuping Wei*. N-Methylimidazole functionalized carboxymethy cellulose-supported Pd catalyst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7, 160: 106-114.

    43. Yuping Wei,Hsiang-Chieh Hung, Fang Sun, Tao Bai, Peng Zhang, Ann Kate Nowinski, Shaoyi Jiang. Achieving low-fouling surfaces with oppositely charged polysaccharides via LBL assembly, Acta Biomaterialia, 2016, 40: 16-22.

    44. Jingjing Meng, Min Gao,Min Dong, Yuping Wei*, Wenqin Zhang. Catalyzation of 1,4-additions of arylboronic acids to α, β-unsaturated substratesusing nickel(I) complexes. Tetrahedron Letters, 2014, 55(13): 2107-2109.

    45. Jingjing Meng, Min Gao, Yuping Wei*, Wenqin Zhang. N-heterocyclic carbene-Catalyzed aerobic oxidative direct esterification of aldehydes with organoboronic acids. 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 2012, 7(5): 872-875.

    46. Xiaoxia Wang, Peibo Hu, Fengjun Xue, Yuping Wei*. Cellulose-supported N-heterocyclic carbene-palladium catalyst: Synthe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4, 114: 476-483.

    47. Tiantian Ma, Peter R. Chang, Pengwu Zheng, Feng Zhao, Xiaofei Ma*, Fabrication of ultra-light graphene-based gels and their adsorption of methylene blu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240: 596-600.

    48. Yajing Lu, Peter R. Chang, Pengwu Zheng, Xiaofei Ma*, Rectorite-TiO2-Fe3O4 composites: assembly, characterization, adsorption and photodegrad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255: 49-54.

    49. Peter R. Chang, Pengwu Zheng, Baoxiang Liu, Debbie P. Anderson, Jiugao Yu, Xiaofei Ma*,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tic soluble starch-functionalized carbon nanotube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adsorption of the dy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 186: 2144-2150.

    50. Jiugao Yu, Ning Wang, Xiaofei Ma*,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lactic acid)/acetyl tributylcitrate/carbon black as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Biomacromolecules, 2008, 9: 1050-1057.

    51. Xiaofei Ma*; Ruijuan Jian, Peter R. Chang,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itric acid-modified starch nanoparticies/plasticized-starch composites,Biomacromolecules,  2008, 9: 3314-3320.

部分授权专利

[1] 专利号:200410072330.8 名称:热塑性淀粉材料的制备方法

[2] 专利号:200610016353.6 名称:淀粉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3] 专利号:201210529894.4 名称:一种累托石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4] 专利号:201210073690.4 名称:一种磁性阴离子瓜尔胶和埃洛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5] 专利号:201310430225.6 名称:新型三唑桥联复式环糊精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6] 专利号:201610095936.6 名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双三唑桥联荧光环糊精探针的制备及其应用

[7] 专利号:201610322139.7 名称:一种新型甲醇荧光探针及检测方法

[8] 专利号:201410152746.4 名称:磷酸酯类萃取剂提纯阳离子醚化剂的方法

[9] 专利号:200810152766.6 名称:用于环氯茚酸的原料药的茚满-1-羧酸合成法

[10] 专利号:201110150596.X 名称:一种水性防腐树脂偏氯乙烯-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11] 专利号:201110150557.X 名称:一种偏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学生培养

       我们是一个有积淀的团队,目前已培养博士20余名,硕士100余名。毕业生主要去向有国内外大学任教、国内大型企业任职以及成为政府公务员和选调生,部分毕业生毕业去向统计如下:

2021届

李荣振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焦 琴     深圳市平行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0届

吕福宁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黄  华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邱  夏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  深造

王冉冉    天津海事局  公务员

 翟慧云   晋中学院  辅导员

2019届

康青   天津科技大学 任教

金璇   天津大学 实验技术岗

任慧慧   天津市东丽区组织部  选调生

司珂   北大附中天津东丽湖学校高中部 任教

刘美娜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任教

陈小凤   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张晓音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2018届

张铜贤   福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张垚   天津市南开区政府 公务员

代晔璇   天津市滨海新区环保局 公务员

张颖慧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任教

路晨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  任教

李思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务员

李晓旋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李晓莉   德州学院 辅导员

汤笑英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赵蕊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吴笑天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修明明   合肥供水集团  

2017届

施延延   青岛市理工高级中学

武志花   山西省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中心

樊佑   淮北师范大学 任教

方武成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詹宸   滴滴优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童晋格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2016届

王滨   天津城建大学 任教

高学珍   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任教

许月悦   德国   深造

姚晓斌   北京晋德允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张丽芳   天津环鉴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王梓   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胡培博   中国石油华北化工销售公司

2015届

朱佳莉   蒙牛乳业有限公司

赵杰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薛逢军   阳煤集团寿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14届

王瑞聪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付策   中远关西涂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

刘天林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绵阳)

殷静媛   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管委会

秦红伟   中海油太原贵金属有限公司

董润华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工程分公司

刘星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田橙   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

张银霞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保定分所

王晓霞   山西长治学院  任教

张远   天津药物研究院

韩建雷   国家纳米中心

2013届

陈培瑶   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张静   三星电机(天津)有限公司

李霖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王曼玲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教务老师

穆旭冉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

朱德余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李斌   吉首市环境保护局

高敏    齐鲁工业大学 任教

谭棕    山东德州学院  任教

徐艳军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2012届

韩晶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

赵蓉旭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胡楠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肖婷   天津大学理学院党委办公室

刘毅   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任教

王丽清   中国石化内蒙古分公司

林凡燕   合肥市商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2011届

刘训恿   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任教

张春晓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任教

潘虹   天津农学院 任教

王向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姜松子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

刘文卿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

杨文文   美国肯塔基大学 博士

2010届

唐强   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任教

楼兴隆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于占龙   湖北理工学院 任教

曹鹏飞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正式研究员

王晓俊   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原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

宋盼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冀慧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周同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2009届

刘爱叶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赵素娟   南京炼油厂有限责任公司

欧阳思婕   湖南长沙教育考试院

项瑞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

孙明珠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08届

艾洋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张彦科   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人民政府

张志虎   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孙玉贞   江汉大学 任教

2007届

朱丹丹   中纺油脂(天津)有限公司

陶浩略   富士康(深圳)科技集团

 


团队风采

王勇老师

1




科研保障

       团队共有实验室5间,休息室3间,总面积约350平米。实验室拥有LCMS808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光纤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旋光分光光度计、超净工作台、超高温真空管式炉等多种仪器设备,可满足日常科研需要。此外,依托天津大学化学系仪器平台和天津大学大型仪器平台满足更多科研测试需求。

2

新1




联系方式

王勇

邮箱:wangyongtju@tju.edu.cn

陈宇

邮箱:chenyu@tju.edu.cn

马骁飞

邮箱:maxiaofei@tju.edu.cn

余莉萍

邮箱:lipingyu@tju.edu.cn

魏玉萍

邮箱:ypwei@tju.edu.cn


其他

       智能材料与精准识别团队计划每年招收化学专业博士生4名、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学术型硕士共8名,欢迎对高分子化学和分析化学及其交叉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到我们团队!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