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团队
区域环境过程及其水生态效应
浏览量:2530   转发量:102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环境科学
  • 邮箱 : yindongtong@tju.edu.cn
  • 工作电话 : -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童银栋副教授,主要从事于流域水环境化学过程及水生态效应相关研究,探究人为活动及环境改善策略对典型水环境中营养物浓度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对水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提出利用生态计量学控制富营养化的新管理策略。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 Geosci. (封面文章)、PNAS 、Environ. Sci. Technol. (封面文章)、J. Hazard. Mater.、J. Hydrol. Environ. Sci. Tech. Let.、J. Clean. Prod.等地球科学或环境科学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2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篇,以合作者在Nat. Common.、Environ. Sci. Technol.等期刊发表论文25篇。部分研究成果被《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英国路透社、美国公共电视台、AXIOS、Phys等二十余家境内外主流媒体正面宣传报道,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同时在知名媒体平台《一席》进行公众科普演讲,视频网络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20万次。点击《生了病的湖》链接,观看演讲视频。

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3名,申请人应满足以下条件:

本科毕业学校(不含天津大学)应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所学专业所属的学科在最新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列B+档及以上的其他重点高校;

拟招收硕士生所学专业应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学等相关交叉学科。

欢迎2022级毕业生咨询报考,联系方式:yindongtong@tju.edu.cn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区域环境过程及生态效应,流域-湖泊过程调控与管理,流域水环境化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课题组从2017年开始招生,组内现有2名博士生,9名在读硕士生,今年九月将迎来1名博士及4名硕士入组学习。长期以来,课题组养成了传、帮、带的习惯,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始终坚持着“吃好玩好,顺便干好”的心态专心科研,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组内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多个科研任务。科研之外,课题组拥有丰富的文娱生活,定期组织集体户外活动,增进课题组内感情,创建了温馨和谐的集体氛围。

2020课题组


微信图片_20200621125940_PicViewer(1)


微信图片_20200621124608_PicViewer


项目情况

近五年来,主要致力于流域水环境化学变化及水生态效应的相关研究,围绕“流域环境过程、水体生态计量变化及水生态效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深入研究了人为活动影响下,流域内氮、磷、汞等重要生物地球化学元素的环境传输行为及潜在水生态效应。在流域内人为源排放与水质之间的量化响应关系以及水体限制性营养元素变化带来的水生态效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承担的项目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等。同时,在学术领域也取得突出成果,Nat. Geosci.发表的论文当选为2017年第7期封面文章和Nature Asia研究亮点,并被期刊单独刊文评论推荐;2020PNAS论文被多家境外媒体报道;2019年在Environ. Sci. Technol.发表的论文当选为第12期封面文章。

相关学术成果外媒报道的部分链接如下,可点击查看:

Nat. Geosci.论文相关报道   PNAS论文境外报道

研究框架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研项目

1. 天津市面上项目,  20JCYBJC01080,流域环境过程及水生态效应研究,  2020/04/01- 2023/03/31,在研,主持;

2.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高原湖库水生态环境管理对策研究,2020/06/19-2020/12/31,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7324,沿海富营养化水体有机质对沉积物中汞甲基化及释放的影响机制,2020/01-2023/12,在研,主持;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903000,水华蓝藻合成微生物控制系统构建与应用,2019/07-2024/06,在研,子课题负责人;

5.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19A044,巢湖氮磷污染历史演变特征与水质改善策略研究,2019/05-2021/05,主持;

6. 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2019E10012,东北地区典型河流磷污染状况及控制对策研究,2019/04-2019/12,主持;

7.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2018GFW0106,中印跨境河流雅鲁藏布江水环境调查,2018/04-2018/10,主持;

8.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18A046,太湖富营养化变化过程及环境驱动因子识别研究,2018/05-2018/12,主持;

9.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41501517,大气汞形态间的光致化学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16/1-2018/12,主持;

10.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640748,中国与南向周边国家大气汞区域传输过程,2016/01-2020/12,第一参加人;

11.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6JCQNJC08300,富氧燃烧下燃烧条件和烟气组分对燃煤汞释放转化的影响,2016/04-2019/03,主持;

12.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16A027,基于质量平衡的长江重点区域总磷年际传输通量估算研究,2016/05-2016/12,主持。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10篇)

[1]Tong, Y*.; Xu, X.; Qi, M.; Sun, J.; Zhang, Y.; Zhang, W.; Wang,M.; Wang, X.; Zhang, Y*.; Lake warming intensifies the seasonal patternof internal nutrient cycling in the eutrophic lake and potential impacts onalgal blooms, Water Research, 2020, 188: 0-116570.(IF=9.13)

[2]Tong, Y*.; Zhang, H.; Lin, H.;de Foy, B.; Chen, L.; Zhang, W.; Wang, X.; Guan, C. A potential route forphotolytic reduction of HgCl2 and HgBr2 in dry air andanalysis about the impacts from Ozone. Atmospheric Research. 2021, 249.(IF=4.676)

[3]Li,Z.; Chi,J.; Wu, Z.; Zhang, Y.; Liu, Y.; Huang,L.; Lu, Y.; Minhaz, U.; Zhang, W.; Wang, X.; Lin, Y.; Tong, Y*. Characteristicsof plankton Hg bioaccumulations based on a global data set and the implicationsfor aquatic systems with aggravating nutrient imbalance, Research Article, 2021,16(3): 37.

[4]Tong, Y.; Wang, M.; Penuelas, J.; Liu, X.; Paerl, H.; Elser, J.; Sardans, J.; Couture, R.; Larssen, T.; Hu, H.; Dong, X.; He, W.; Zhang, W.; Wang, X.; Zhang, Y.; Liu, Y.; Zeng, S.; Kong, X.; Janssen, A.; Lin, Y. Improvement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alters lake nitrogen to phosphorus ratios in populated reg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0, 117(21), 11566-11572. (IF: 9.58)

[5]Qi, M.; Yang, Y.; Zhang, X.; Zhang, X.; Wang,M.; Zhang, W.; Lv, X.; Tong, Y.* Pollutionreduction and operating cost analysis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Chinaand implication for future wastewater management.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 253. (IF: 6.395)

[6] Wang, M.; Xu, X.; Wu, Z.; Zhang, X.; Sun, P.; Wen, Y.; Lu, X.; Zhang, W.; Wang, X.; Tong, Y.* Seasonal pattern of nutrient limitation in a eutrophic lak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from internal nutrient cycl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DOI: 10.1021/acs.est.9b04266 (IF: 7.38).

[7] Tong, Y.; Li, J.; Qi, M.; Zhang, X.; Wang, M.; Liu, X.; Zhang, W.; Wang, X.; Lu, Y.; Lin, Y. Impacts of water residence time on nitrogen budget of lakes and reservoir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46, 75-83 (IF: 5.92).

[8] Lin, H.; Tong, Y.*; Yin, X.; Zhang, Q.; Zhang, H.; Zhang, H.; Chen, L.; Kang, S.; Zhang, W.; Schauer, J.; de Foy, B.; Bu, X.; Wang, X. First measurement of atmospheric mercury species in Qomolangma Natural Nature Preserve, Tibetan Plateau, and evidence of transboundary pollutant invasion.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9, 19, 1373-1391 (IF: 5.668).

[9] Bu, X.; Zhang, H.; Lv, G.; Lin, H.; Chen, L.; Yin, X.; Shen, G.;Yuan, W.; Zhang, W.; Wang, X.; Tong, Y.* Comparison of reactive gaseous mercury collection by different sampling methods in a laboratory test and field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2018, 5, 600-607 (IF:5.87).

[10] Tong, Y.; Zhang, W.; Wang, X.; Couture, R. M.; Larssen, T.; Zhao, Y.; Li, J.; Liang, H.; Liu, X.; Bu, X.; He, W.; Zhang, Q.; Lin, Y. Decline in Chinese lake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ccompanied by shift in sources since 2006. Nat. Geosci. 2017, 10, 507−511 (IF:14.391).





导师介绍

童银栋  副教授

天津大学“北洋学者”,先后入选天津大学北洋青年骨干教师系列、天津市“131”创新人才计划、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获评天津大学第九届“教书育人”青年先进工作者,担任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客座研究员及多个学科重要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域水环境化学过程及水生态效应,围绕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将“宏观物质流分析、机理模型构建与水环境化学过程”相结合,1. 深入研究了氮、磷、汞等重要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在流域空间和典型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量化评估流域内污染物传输过程和食物链富集行为,提出了富营养化与食物链汞传递的耦合作用机制;2. 揭示了流域尺度水环境化学过程的关键人为驱动因素,阐述了人为活动及环境改善策略对典型水环境中营养物浓度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对水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生态计量学控制富营养化的新管理策略。自2015年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50多篇,其中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32篇,包括Nat. Geosci.(2017, IF=14.4,封面文章,Nature Asia学科研究亮点,被引接近100次)、PNAS. (2020 , IF=9.58)、Environ. Sci. Technol.(2019和2017,IF=7.4, 2篇, 2019年发表论文当选为Supplementary Cover)、J. Hazard. Mater.(2017, IF=7.7,被引52次)、J. Hydrol.(2019,IF=4.4)、Environ. Sci. Technol. Lett.(2018,IF=6.9)、Environ. Poll.(2017,IF=5.7)等学科重要期刊;作为副主编分别出版中文及全英文专著各一部,SCI论文累计引用近1050次,H Index为23。相关研究成果被我国环境保护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英国路透社(UK Reuters)、商业时报(The Business Times)、美国公共电视台(U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China Daily等主流媒体也对研究成果进行报道。

附1_1 cover

Nat. Geosci.发表论文当选2017年第7期封面文章

附2_1 cover

Environ. Sci. Technol.发表论文当选为2019年第12期封面文章


学生培养

2020年,研究生王梦竹获得天津大学2020年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20年,研究生王梦竹获得唐孝炎环境科学创新奖学金;

2020年,研究生齐淼获评“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2019年,研究生卜晓鸽获得天津大学2019年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9年,本科生齐淼获得天津大学2019年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2018年,研究生王梦竹(第二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2018年,研究生卜晓鸽获得“宝钢奖学金”、天津大学“优秀学生提名奖”;

2017年,研究生卜晓鸽(首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