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团队
天津大学绿色化工技术创新团队
浏览量:7479   转发量:49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化工学院
  • 所属专业: 化学工程
  • 邮箱 : david.wei@tju.edu.cn
  • 工作电话 : 022-27405754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由卫宏远教授带领的绿色化工技术创新团队,是由一名教授、两名副教授及近3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团队。团队主要致力于工业结晶、化工安全、流体混合、计算模拟、绿色分离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并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科研平台。目前,团队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申请30余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团队与国际及国内知名化工医药企业展开了广泛的产业化工作,其中包括英国阿斯利康、美国辉瑞制药、美国FMC公司、美国陶氏化学、海正药业等,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与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卫宏远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卫老师-裁剪大小

> 国家级特聘专家

> 国际结晶委员会委员

> 国际著名的工业结晶和化工流体力学专家,是唯一当选为第17~21届国际工业结晶大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的中国专家

>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 国家级化工安全专家


研究方向

工业结晶、流体混合、化工安全、绿色分离技术、先进材料、制药工艺


主要成就

>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百余篇SCI学术论文

> 主持完成了两项重点研发子课题项目、一项国家863重点项目、两项863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余项国际合作项目

> 成功在中石化、宝钢、攀钢、中信、中冶焦耐、海正药业、华北制药厂等20多家国有大型企业实现近百项成果产业化


合作交流

> 组织召开了第六届Asian Crystallization Technology Symposium,Tianjin,2016

> 组织召开了共11届“国际医药、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讨会”,奠定了天津大学在化工安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 与宝洁公司美国总部合作,创建了开放创新的国际化合作平台——天大宝洁赛达创新科技研究院

> 与国际领先的制药公司英国阿斯利康合作,创建了国内第一批具有反应风险评估资质的平台——天津大学-英国阿斯利康过程安全联合实验室

>与国际知名企业、高校保持频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党乐平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老师

> 天大宝洁赛达创新科技研究院副主任


研究方向

化学工程、工业结晶、医药结晶、绿色分离技术


主要成就

>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多篇SCI学术论文

> 主持两项国家重点项目,经费逾千万元;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省部级基金和十余项国际合作项目

> 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天津大学-海正药业医药工艺工程联合研究中心项目

> 参与组建了开放创新的国际化合作平台——天大宝洁赛达创新科技研究院,建成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合作交流

> 2009年4月  接受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资助,到阿斯利康英国总部曼彻斯特大学进行化工安全培训及学术交流活动

> 2011年6月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新加坡  学术交流

> 2011年9月  1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Crystallization  瑞士  学术交流

> 2012年5月  Asian Crystallization Technology Symposium 2012  韩国  学术交流

> 2012年6月  4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rystal Growth (ECCG4)  英国  学术交流

 


郝琳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老师

> 天津大学-阿斯利康过程安全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 美国TAMU大学MKOPSC过程安全中心访问学者

> 浙江省安全生产专家


研究方向

化学工程、化工过程安全、工业结晶与粒子过程


主要成就

>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多篇SCI学术论文

> 主持国家级安全领域重点研发项目,项目经费500余万元;

> 参与组建了国内第一批具有反应风险评估资质的平台——天津大学-英国阿斯利康过程安全联合实验室

>主持公共安全方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一项;

>完成天津8·12爆炸的国家自然基金应急项目一项和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创新基金“天津中英联合实验室建设”  作为天津大学-阿斯利康联合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目前与英国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有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美国得克萨斯州TAMU大学访问学者  国际著名化工过程安全中心美国MKO Process Safety Center访问,与TUV、Shell、BASF公司进行交流

英国 Macclesfield总部    化工过程安全交流与访问

> 英国 曼彻斯特大学  学术交流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dustrial Crystallization 第十七届国际工业结晶大会  荷兰  学术交流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ICMAT 2011  新加坡  学术交流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绿色分离技术,工业结晶,化工安全,流体混合,先进材料,制药工艺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导师队伍

> 卫宏远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党乐平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郝    琳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团队荣誉

> 郭子超  2015年  博士国家奖学金

> 佟    瑶  2016年  博士国家奖学金

> 白文帅  2017年  博士国家奖学金

> 朱佳兴  2018年  硕士国家奖学金

荣誉奖杯及奖状


团队风貌

答辩合照-3

团队风貌


国际会议

第十届化工安全会


团队活动

团队活动-修图



项目情况

1. 国家863重点项目  焦炉煤气真空碳酸钾脱硫工艺的开发

2. 国家863项目(2006AA702306)  无毒推进**性能分析测试系统研究

3. 国家863项目  低冰点推进剂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

4. 国家863重点项目(2009AA063303)  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焦炉煤气高效脱硫工艺技术研究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76098)  药物晶体多晶型研究及其成核与生长过程机理的探索

6. 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406158) 微流体环境下界面作用对药物多晶型形成的影响规律及机制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76196)  有机药物共晶形成机理及其溶液微观结构的研究

8.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氟化工自聚失控反应敏感参数检测与工艺安全评定技术研究

9. 教育部博导基金  有机药物超分子共晶形成机理及其溶液微观结构的研究

10. 天津市面上基金  有机药物共晶的分子设计,共结晶机理的基础研究

11. 天津市青年基金  膜定向分子组装共结晶技术及机理的研究

1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微流体环境下药物多晶型形成的影响规律及机制

13. 天津大学-阿斯利康联合实验室  医药结晶、医药过程安全项目

14. 天津大学-医药工艺工程联合研究中心  中试研发实验室设计、结晶和过程安全平台

15. 天津大学-宝洁公司协同创新中心  颗粒技术、表面/修饰科学、先进清洗技术等

16. 国际合作项目  Crystallisation of Organic Salt-Forming Acids  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总部

17. 国际合作项目  Crystallisation of Organic Salt-Forming Acids And process safety issues  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总部

18. 国际合作项目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micronised drug particles formation and agglomeration mechanism  英国葛兰素史克GSK总部

19. 产学研合作课题  化学合成过程反应热及产生气量安全评估项目

20. 产学研合作课题  DPPA叠氮磷酸脂热筛选量热安全评估项目

21. 产学研合作课题  硝化反应工艺相关安全评估项目

22. 产学研合作课题  合成工艺安全评估及爆破片相关基础设计


研究方向及成果

研究领域-3


研究成果-3

发表论文

2020年

[1] Zhang, B.; Hao, L.; Hou, H.; Zhu, J.; Dang, L.; Wei, H., Amulti-feature recognition criter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rmally safe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single kinetically-controlled reactions occurring inisoperibolic liquid-liquid semibatch reactor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0, 382.

[2] Wei, H.; Zhang, R.; Lei, Z.; Dang, L., Synergistic Efect ofCocamidopropyl Betaine and Sodium Lauroyl Sarcosinate.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20.

[3] Wei, H.; Gao, N.; Dang, L., Solubility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of Sulfamethazine-Saccharin Cocrystal in Pure and Binary(Acetonitrile + 2-Propanol) Solvents.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20.

[4] Pan, B.; Wang, Z.; Shen, Y.; Wei, L.; Wei, H.; Dang, L., Solvatomorphism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CL-20: probing properties and investigating mechanisms.Crystengcomm 2020, 22 (20), 3451-3462.

[5] Dai, L.; Hao, L.; Kang, W.; Xu, W.; Shi, N.; Wei, H.,Inhibitionof different types of inert dust on aluminum powder explos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0.

 

2019年

[1] Zhao, X.; Zhai, L.; Dang, L.; Wei, H., Impact of Additives onthe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DIDMAMS Bilayers: Studied by 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s.Langmuir: the ACS journal of surfaces and colloids 2019, 35 (18),6112-6119.

[2] Zhang, B.; Hou, H.; Hao, L.; Zhu, J.; Sun, Y.; Wei, H., Identificationand optimization of thermally safe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single kineticallycontrolled reactions with arbitrary orders in isoperibolic liquid-liquidsemibatch reactor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9, 375.

[3] Shen, Y.; Zong, S.; Dang, L.; Wei, H., Solubility and thermodynamicsof probenecid-4,4' azopyridine cocrystal in pure and binary solvents.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2019, 290.

[4] Pan, B.; Wei, H.; Zong, S.; Zhu, J.; Dang, L., Solid-liquid phaseequilibrium and ternary phase diagrams of CL-20 in different solvent systems from298.15 K to 313.15 K.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2019, 289.

 

2018年

[1] Pan, B.; Wei, H.; Jiang, J.; Zong, S.; Lv, P.; Dang, L., Solution-mediatedpolymorphic transformation of CL-20: An approach to prepare purified form epsilonparticles.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 2018, 265, 216-225.

[2] Pan, B.; Dang, L.; Wang, Z.; Jiang, J.; Wei, H., Preparation,crystal structure and solution-mediate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a novelsolid-state form of CL-20. Crystengcomm 2018, 20 (11), 1553-1563.

 

2017年

[1] Pan, B.; Shen, R.; Guan, Z.; Li, J.; Jiang, J.; Tong, Y.; Dang,L.; Wei, H., Insights into the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NaLAS Tablets. Journal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7, 20 (6), 1433-1441.


科研平台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市天大赛达协同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市天大赛达协同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一个国际化的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其实验室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配备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实验装置和现代化检测分析仪器,由天津大学与宝洁公司的全职科研人员共同组成了一支国际化的指导团队。

其中宝洁公司自2012年始陆续投入逾700万元的科研资金,并赠送近800万元的实验仪器设备,拟把创新研发+创新产品+全球销售这一新模式落地于此。

联合培养基地配备了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团队对研究生专业实践过程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宝洁公司定期向研究中心捐助实验仪器,派驻外籍资深研究员参与研发工作,定期对培养基地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去到北京宝洁研发中心进行产业化结合的培训机会。因此,该基地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科研工作平台。


天大宝洁赛达创新科技研究院

天大宝洁赛达创新科技研究院是在天津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结合宝洁公司和天津大学各方面的优势,建立的国际化新型创新研发平台。

研究院具有完整的软硬件设施,拥有15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实验室,配备了世界一流的实验装置和现代检测分析仪器。其中包括核磁共振、粉末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等在内的几十台大型检测分析仪器。

图仪器1


天津大学-阿斯利康联合实验室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加强与国外医药企业的合作已经势在必行。排名全球前五的国际著名医药企业阿斯利康把中国纳入全球药物研发体系并作为重点市场加大人员和项目投入。

卫宏远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与阿斯利康的高层接触,并通过互访进行了交流并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最终阿斯利康公司决定与天津大学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目标是将天津大学-阿斯利康打造成医药结晶、过程安全领域的权威区域中心。

安全实验室




联系方式

卫宏远

邮箱:david.wei@tju.edu.cn

党乐平  

邮箱:dangleping@tju.edu.cn  

联系电话:13820062974

郝琳

邮箱:haolin@tju.edu.cn  

联系电话:13820861786(微信同)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