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团队
高新舰船与海洋装备智能设计及管理
浏览量:2413   转发量:6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 邮箱 : yjx2000@tju.edu.cn
  • 工作电话 : 022-27891968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天津大学“深海工程结构安全性及可靠性优化”团队以建设海洋强国为导向,加快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进程为目标,围绕海洋资源开发、安全运行、实验设备与技术等,通过研究设计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全尺寸深水管道实验室,该装置模拟水深达12000米,可以模拟地震、台风、海啸、地质灾害等多种动载荷等效作用,其尺度、承压、功能等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封锁,并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央企委托项目等。

成果一:工程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及风险控制

     针对复杂海洋环境下工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特性,本团队建立了海洋结构系统三维可靠性分析方法,可用于导管架平台、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平台、FPSO、海底管道的设计与安全评估等;开展海洋工程定量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研究,建立了海洋油气平台、管线在拖航、安装、运行等阶段的工程风险分析方法;建立了智能监测系统,开发了结构风险预警平台,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监测,并基于实测数据,进行系统时变可靠性分析,进而提出结构系统动态维修策略。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风险评价标准,反复调研设计、研究、建造和国家规范制定单位,提出了风险衡定标准,建立了动态的风险评估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团队建立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实现关键工程领域技术自主化提供重要的支撑,且成果转化程度高,被中国船级社作为推荐做法纳入规范,在几十项国家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国际竞争力。

成果二:创建我国首个全尺寸深水结构实验室,开发整套试验技术体系

    首次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个全尺寸深水管道实验室,该装置模拟水深达12000米,可以模拟地震、台风、海啸、地质灾害等多种动载荷等效作用,其尺度、承压、功能等在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2018年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做出重要贡献,是当时钟登华主任汇报时,极少数可达国际领先的试验平台。搭建复杂深海环境实验模拟平台,揭示海洋油气输送系统的屈曲传播机理,解决了力学上的多维非线性屈曲问题,包括几何、材料、接触非线性,建立带止屈器的管道三维变截面模型,提出基于非线性大变形理论的止屈方法,对美国工程院院士S.Kyriakides深水油气输送管道止屈试验的结论进行了校正,经海上测试验证了本团队理论与技术的正确性。建立止屈评估的新方法,提出多种不同工况特点的深水油气输送系统止屈防护技术,并研发了系列化管道止屈装置,有效保障管道结构安全,降低工程成本。

    此外,团队一直致力于探索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信、高效、愉快、更好地完成科研过程,提出重视研究过程,在过程中使其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知识得到最佳成长。探索创新型国家对工程创新人才的需求,制定了涵盖品德、心理、能力、知识4维度24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

                                                       

0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深海结构理论及实验技术,结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大型工程(海洋油气、船舶等)安全风险评估,海洋油(气)工程开发,智能监测预警技术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项目情况

多年来,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央企委托项目等200余项。


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深海水下油气输送系统安全运行与风险控制”,首席科学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环境下深海工程结构动力特性与安全可靠性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底管道屈曲传播与止屈控制研究”

4)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兼具发电功能的新型浮式平台运动抑制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5)  国家863计划项目:“边际油田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6)  国家863计划项目:“移动式多功能简易海洋平台技术研究”

7)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深水海底管道止屈技术研究”

8)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深水油气田风险分析与评估技术研究”

9)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基于水动力的应急维修作业风险分析”

10)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FLNG/FLPG、FDPSO浮式装置的定量风险分析研究”

11)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南海北部陆坡水下工程及设施风险评价系统”

12)  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FLNG/FLPG、FDPSO新型装置应用的风险评估研究”

13)  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深水海底管道屈曲试验技术研究”

14)各部委(国家部委):“中型邮轮设计建造技术研究

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浮式结构物安全评估技术研究”

16)海洋局项目-科技兴海项目:“海底管道与深海结构测试系统”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科技奖励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1996年,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工程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2006年,海上机动卸载平台

(2)2008年,大型交通运输工程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和风险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2004年,天津博物馆建筑结构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2007年,大型柔性结构非线性动力可靠性研究

(3)2015年,深水管道屈曲失效评估及防护技术

(4)2016年,大型桥隧快速检测损伤识别与全寿命风险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5)2018年,海洋油气结构的可靠性优化及其监测预警

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1)2009年,工程结构安全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

(2)2002年,地震作用下穿越管道的安全可靠性研究

(3)2020年,在役海洋结构系统安全运维技术研究

军队奖(省部级):

(1)2005年,海上机动卸载平台,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2011年,拼装式栈桥码头,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会/协会奖(省部级):

(1)2019年,新型一体化平台及其管道系统结构优化及耐久性评估,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2019年,悬浮隧道结构设计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教学成果奖励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2009年,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2018年,迈向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2014年,构建学生成长成才推进体系,培养未来卓越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2018年,具有可持续国际竞争力的工程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3)2018年,创建“一体两辅双驱”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一流工科人才

          



教学


学生成长

    亲自制定并引导学生自信、高效、愉快、更好地完成科研过程,提出重视研究过程,在过程中使其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知识得到最佳成长。探索创新型国家对工程创新人才的需求,制定了涵盖品德、心理、能力、知识4维度24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团队学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多位学生获得各种奖励。








出版专著

(1)余建星,郭振邦,徐慧等编著.《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可靠性原理》.2001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余建星,杜杰编著.《工程经济》. 2004年.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3)余建星编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2006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4)余建星编著,《工程风险评估与控制》.2009年.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5)余建星编著,《深海油气工程》. 2010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6)余建星编著,《船舶与海洋工程设备》. 2011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7)余建星编著,《工程结构可靠性原理及其优化设计》.2013年.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8)余建星等编著,《深海水下结构设计及实验》.2015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9)袁光宇,余建星.<<公司化的项目管理>>.2016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0)余建星,李志刚,苗春生,吴朝晖.<<深海油气工程风险分析及应用>>.2016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1)余建星,苗春生,赵立财,冯岩.<<深海结构与船舶设备>>.2017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2)余建星,王华昆,余杨,韩宇.<<深海管道试验的数值模拟理论及应用>>.2019年.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招生信息

     

招生条件:

报考导师团专用指标的研究生。

报考对象:

本科毕业学校(不含天津大学)应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所学专业所类属的学科在最新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列A-档及以上的其他重点高校。


联系方式

余建星,电话:022-27891968,邮箱:yjx2000@tju.edu.cn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