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团队
转子动力学与结构设计
浏览量:2745   转发量:30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力学
  • 邮箱 : hlguo@tju.edu.cn
  • 工作电话 : -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天津大学转子动力学团队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予恕教授创立。目前,团队主要成员有:陈予恕院士、曹树谦教授、丁千教授、郭虎伦副教授、钟顺讲师和李利青工程师。团队主要面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旋转机械,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解决转子部件的振动故障问题。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基于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减振分析及设计,复合材料叶片多场耦合问题,动平衡技术及减振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转子动力学团队

       天津大学转子动力学团队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予恕教授创立。团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与研究院所和企业合作从事旋转机械重大振动故障机理分析和工程治理技术研究,并主持由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西交大、哈工大、清华大学等)、研究院所和电厂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与力学交叉重大项目"大型旋转机械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这是"九五"期间我国力学学科两个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国内一般力学学科首个重大项目。

       相关研究建立了针对碰摩、油膜振荡、突发性不稳定、裂纹、外伸端不平衡等故障的动力学新机理模型,研究提出若干综合治理新技术,并在天津、河北、辽宁等地十余个电厂和电站的不同型号机组(共约3000MW)上进行了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些成果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科技进步,为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问题提供成功了范例。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十余项。

        近几年团队开展了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研究。主持了973课题及两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专项课题。

团队主要成员如下:

 chenyushu cao dingqian
陈予恕 院士 曹树谦 教授 丁千 教授 
 201912智慧树1cn zhong li
郭虎伦 副教授  钟顺 讲师 李利青 工程师


项目情况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课题等项目。目前在研项目如下:

1.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双转子支承建模、碰摩故障及弯扭耦合振动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极端服役环境下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瞬态动力学理论与实验;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航空发动机双转子动平衡方法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动力学与参数优化研究;

5.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速轨道车辆轴承部件服役状态的智能评价技术。


科研项目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课题等项目。目前在研项目如下:

1.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双转子支承建模、碰摩故障及弯扭耦合振动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极端服役环境下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瞬态动力学理论与实验;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航空发动机双转子动平衡方法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转子系统动力学与参数优化研究;

5.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速轨道车辆轴承部件服役状态的智能评价技术。


研究成果

面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旋转机械,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解决转子部件的振动故障问题。团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十余项。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