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团队
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
浏览量:4798   转发量:322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力学
  • 邮箱 : ymzh@tju.edu.cn
  • 工作电话 : -

团队介绍

Team Introduction

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于2017年经学校批准正式成立,团队于2013年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2016年获批“十三五”首批国防特色学科“空气动力学”

团队现共11名教师,其中:

教授 4人(均是博导),周    恒:中科院院士,曹    伟:长聘教授、研究室主任,苏彩虹:研究室副主任;

副教授  5人(博导3、硕导2), 方一红:硕导,黄章峰:博导,张永明:博导,刘建新:硕导,陈    杰:博导;

讲师  2人(硕导2), 赵磊、韩宇峰(2019年入职)。

注:每位老师的详细介绍请见“团队展示”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边界层流动的转捩机理、转捩预测方法 , 高温气体空气动力学 , 稀薄效应的空气动力学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团队展示

一,团队成员:11名教师(7博导、10硕导)

123

457

89赵磊韩宇峰

点击图片可直接访问团队教师主页


二,团队特色:

    院士团队、梯队合理、实力雄厚、国际视野

  1. 除周恒院士外全部为博士。全部有世界名校学习、留学或工作经历
  1. 美国:Stanford UniversityPrinceton University、Brow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英国:Imperial College London、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 法国:图卢兹大学等。

  3. 国防特色学科---空气动力学(天大四个之一)。

    教育部创新团队---流动稳定性、转捩及湍流。


三,团队发展宗旨:

  1. (1)重大的工程技术需求为背景;

    (2)提出并解决相应的新的科学问题

    (3)密切联系,获得认可


项目情况

一,团队荣誉

IMG_1996

           "211工程"建设项目 流体力学研究室

IMG_1995

      200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周恒


IMG_1994

                2003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1.                    
  2.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二,研究水平和影响力

  1. 密切联系单位有:航天一院、三院、十一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三,研究项目(仅列出近几年在研的部分国家级项目)


  1. 1,基础科研项目(经费3000万元):
  2. 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类(每位导师均有在研项目):重点基金3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面上项目10余项。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
  1. 2,JG项目多项(经费1000余万元)

  2. 3,不久,还将签订JG项目等合同经费近1000万元


四,成果

IMG_2047IMG_2049new

  1. 专著2部(流动稳定性、超声速/高超声速边界层的转捩机理及预测)

  2. 在国内外流体力学专业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JFM,POF,JCP,IJHMT,AIAA,SCI China,  AMM,AAMM)







报考意向
招生信息
机械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 序号
  • 专业
  • 招生人数
  • 年份
报考意向
姓名:
手机号码:
邮箱: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报考类型:
博士
硕士
个人简历*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成绩单*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其他材料: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
备注:
研究方向

1

2

3

4

5

6

研究生培养

一,同学们关注热点问题

  1. 问题一:什么是流动稳定性和转捩?
  2. 答:层流变到湍流的现象称为转捩。
  3.        湍流是由于层流中的扰动增长而形成的,流动稳定性就是研究哪些扰动能够增长,增长有多快等问题。
  4.        基于流动稳定性预测转捩的方法,既有科学依据,又可在工程实际问题中使用。

  5. 问题二:流动稳定性和转捩与哪些工程实际问题相关?
  6. 答:简单地说,与航天、航空、水下等工程实际问题密切相关,比如,航天中“热”的问题,航空中“力”的问题,水下“声”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国家重大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卡脖子”问题所对应的基础科学问题。

  7. 问题三: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8. 答:入职高校、科研单位。
  9. 近年部分博士毕业生去向:

博士

  1. 近年部分硕士毕业生去向:

硕士


二,研究室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

目前在读学生为:16名博士生,26名硕士生。


三,研究室自有大型机群

实验室集群

另外,研究室常年租用“天河”(天津)和“神威”(无锡)超级计算机。


四,力学大楼外景

微信图片_20200828145925


给研究生的平台:

一篇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两篇获提名。

中青年教师勇挑大梁、各有特色。

研究生:前沿课题、实战经验、能力增强、深受欢迎。

入职高校、科研单位工作。

毕业的研究生,提供合作机会,良性循环。

欢迎有志同学加入高速空气动力研究室攻读研究生!


导师团负责老师:曹   伟

联系老师:张永明  邮箱:ymzh@tju.edu.cn  手机:15922237500


国际/国内交流

近年来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19会议319会议2

2019年承办研讨会:“中国流动稳定性与转捩研究40年:成就、机遇和挑战”研讨会于2019年10月26日、2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提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单位赞同,以祝贺周恒院士90华诞。流动稳定性与层流-湍流转捩预测在科学上是一个百年难题,又是发展航空航天等技术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周恒院士开启了我国在流动稳定性与转捩方面的研究,40年来在我国的流动稳定性与转捩预测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的引领和推动下,天津大学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果丰硕。这次会议既是祝贺周恒院士九十华诞,也是对天津大学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的肯定。(关于2019年研讨会的新闻报导)


2018会议周先生2018会议

2018年联合承办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湍流结构的生成演化与作用机理”暨“湍流结构与气动热/力”专题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主办、北京大学工学院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联合承办。2018年7月7日至8日,来自多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流体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110余人参加了会议。(关于2018年研讨会的新闻报导)


2017会议周恒2017会议

2017年承办全国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和中国力学学会联合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于2017年5月13日至14日在天津大学召开。该研讨会旨在促进流体力学青年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讨流体力学在21 世纪的关键科学问题。(关于2017年研讨会的新闻报导)


13会议113会议2

2013年举办研讨会:“流动稳定性和层流-湍流转捩:进展与挑战”国际研讨会(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and Laminar-Turbulent Transition: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于2013年8月23-26日在天津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力学系举办。本次研讨会在2012年基础上,邀请国际、国内一线专家,重点就“超音速、高超音速边界层流动的稳定性和转捩”、““旁路转捩”的机理和预测”和“三维边界层的稳定性和转捩”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充分交流。


12会议

12会议周12会议意大利12会议老

2012年举办研讨会:“流动稳定性和层流-湍流转捩:进展与挑战”国际研讨会(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and Laminar-Turbulent Transition: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于2012年8月25-27日在天津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力学系举办。研讨会邀请国际著名学者来天津大学,进行关于“流动稳定性和层流-湍流转捩:进展和挑战”的研讨;同时邀请国内同行参加交流,主要专家做学术报告。


另外,美国布朗大学J. T. C. Liu教授访问天津大学(两周),进行了合作交流。 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C. C. Mei教授来天津大学(力学系、刘徽应用数学中心、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学术讲座。邀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数学系的Philip Hall教授访问天津大学4周,期间为研究生讲授“非线性流动稳定性”课程10堂,全程录像,作为资料保存。邀请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Christopher Tam教授访问天津大学,做学术讲座2次。邀请英国剑桥大学Stephen Cowley博士访问天津大学3周,为本科生、研究生各做学术讲座一次。


动态新闻

高速室徐东东博士生在研究高湍流度自由来流下,平板或凹面边界层中所形成的条带或Gortler涡的转捩机制中取得进展。建立了压力梯度下,条带或Gortler涡激发,非线性演化和二次失稳的数学描述。分析并揭示了高来流湍流度下的边界层转捩机理。系列工作在AIAA会议上宣讲,并最终发表在流体力学杂志(JFM)上。该研究受NSFC (Grant No. 91752116)基金支持。(2021年3月5日发稿)


高速室博士生张钟毓研究了剪切湍流中相干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和其导致的声辐射,指出远场的声学性质可以由近场流动直接表达,不需人为区分“声源”和“声场”,这区别于流行的“声比拟”理论。同时发现,对于稳定性不重要的流动部分也会直接辐射声波。(本项目由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52116资助)(2021年3月5日发稿)


高速室的博士生刘斌同学和张永明副教授撰写的论文“超疏水表面边界层自然转捩的数值研究”,被大会论文评审委员会评为“第十一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2021年1月19日发稿)


高速室董明副教授申报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获批,直接费用256万元,执行年限2021年至2024年。(2021年1月13日发稿)


高速室的博士生欧吉辉同学获得2020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他的获奖成果包括分析并揭示了稀薄剪切流从低速到高速的等效输运规律,建立和发展了基于DSMC数据改进的本构关系模型 (DiNS),并通过大量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相关成果发表在了Computers & Fluids、AIAA Journal、 Physics of Fluids等学术期刊上。(2021年1月11日发稿


2020年9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天津大学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获得4项主持项目立项,另有1项参与项目立项。其中,苏彩虹教授、黄章峰副教授、张永明副教授主持的面上项目获批,赵磊老师主持的青年项目获批,刘建新副教授参与的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获批。(2020年9月24日发稿)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