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在共建的中国乐凯-天津大学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基础之上,团队开展柔性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相关研究。钙钛矿材料由于优异的光电转化效率和简单的制备工艺,成为目前能源、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围绕传输层机理不明确、薄膜快速结晶引起的大量表面缺陷和体相缺陷以及潜在铅泄露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团队成员开展了传输层设计与制备、钙钛矿薄膜生长调控、界面修饰和化学吸附膜的构建等研究:建立了三苯胺、吩噻嗪等结构类型空穴传输材料的构效关系,为空穴传输材料的精准设计和高性能产品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揭示了二维钙钛矿中有机间隔分子和无机层之间的氢键作用与纵向空穴迁移率的构效关系,为实现高效高稳定器件提供了新思路;阐明了钙钛矿薄膜热力学能量势垒与结晶生长的关系,为钙钛矿薄膜定向生长开辟了新途径;率先提出并实现了高效化学铅吸附膜的构建和制备,为抑制钙钛矿电池的铅泄漏提供了高效方法。
在双方单位支持的基础上,建立了卷对卷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中试线,认证效率达到世界前列。
招收1名直博生和1名专业硕士。
张飞,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于2011年和2017年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的LPI实验室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2015-2017)。随后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朱凯高级研究员(2017-2021)。2021年7月进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工作。研究方向为低维钙钛矿和有机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以及钙钛矿光电器件工程。近五年以第一(含共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1篇)、Nature(1篇)、Nature Energy(1篇)、 Nature Sustainability(1篇)、 Joule (10篇)等发表70余篇论文,1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引用10000+次,h指数47。撰写4本英文著作4章节;申请美国专利5项(5项授权)和中国专利4项 (3项授权); 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0-2024)、JMCA新锐科学家(2021)和MCF新锐科学家(2023)。
侯丽新,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室主任,天津大学企业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柔性光伏/光电先进材料及器件工艺研究,荷兰TNO/Holst中心访问学习10个月,先后主持开发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柔性有机太阳电池、高柔韧性聚合物导电膜、可拉伸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膜、柔性OLED照明器件、印刷电子封装保护膜、柔性ECG健康贴电极贴片及卡脖子材料,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突破多项先进材料及器件技术,攻克多项关键工艺难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6项,经费总额超4000万元。申请国家专利21件(授权10件),申请团体标准2项。先后获评“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中国乐凯技术创新专家”、第三届“保定工匠”等奖励。
团队成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面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工信部基础产业再造项目等多项项目。
提供待遇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学校和导师提供的奖助学金(学校奖助政策范围内);在企业开展科研工作期间,按照联合培养协议,享受政策范围内的相关待遇,以及食宿、交通、保险等补贴,参与科研项目可获得相应的科研奖励(具体按照联合培养企业规定执行)。
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学生毕业后自由择业,表现优秀者可优先选择留在联合培养企业就业。
在企业开展实验期间享受相应待遇:享有优质的生活补贴;此外,还可享受差旅补助、商业保险、企业提供的食宿以及购买意外伤害险等配套待遇。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