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天津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团队是天津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 项,面上(含青年)项目10余项。团队研究涉及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试验设计、质保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创新管理、设备维修与维护等。
天津大学“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研究团队”立足于面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解决我国企业质量管理中面临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技术,致力于推进管理学、统计学、大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研究范式和方法的融合,推动我国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团队研究聚焦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质量工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六西格玛、服务质量、质保管理、装备维护等,同时也着眼于智能制造和大数据环境下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何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质量管理;质量工程;六西格玛与精益生产
电子邮件:zhhe@tju.edu.cn
刘子先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质保策略设计与优化;成本工程;医院管理工程
电子邮件:liuzixian@tju.edu.cn
何曙光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质保管理、运营管理
电子邮件:shuguanghe@tju.edu.cn
张敏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服务质量、质量管理、运营管理
电子邮件:zhangmin792002@126.com
施亮星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管理、工业工程、创新设计与卓越创业
电子邮件:shi@tju.edu.cn
赵小松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人因工程、医疗服务管理、质量管理
电子邮件:zhaoxs_tju@tju.edu.cn
聂斌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
电子邮件:niebin@eyou.com
商艳芬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质量管理与工程;分类数据生产及服务过程的监控与诊断; 多工序过程的控制与改进;试验设计;六西格玛
电子邮件:syf8110@tju.edu.cn
曲亮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供应链质量管理;大数据分析;质量工程; 统计过程控制;试验设计;可靠性分析
电子邮件:qulucky@126.com
赵秀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可靠性与质量管理、试验设计、质保策略优化、系统维修优化与工业统计
电子邮件:xiujiezhao@tju.edu.cn
研究团队立足中国制造2025、制造服务融合及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围绕制造和服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质量工程等相关问题展开理论和应用研究。
研究团队承担或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列表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在研/完成 | 负责人 |
杰青基金 | 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 | 完成 | 何桢 |
重点项目 | 产品质量保证策略与质保服务运作研究 | 完成 | 何桢 |
重点项目 | 复杂产品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与诊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 完成 | 何桢 |
重点项目 | 物联网环境下装备产品质保管理与售后服务运作优化 | 在研 | 何曙光 |
国际合作重点项目 |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的过程优化研究 | 完成 | 何桢 |
面上项目 | 考虑患者异质性的医疗服务质保策略设计与监控研究 | 在研 | 刘子先 |
面上项目 | 面向DRG的广义医疗服务成本控制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 | 完成 | 刘子先 |
面上项目 | 汽车产品保证策略设计与服务运作系统优化 | 完成 | 刘子先 |
面上项目 | 大数据驱动的产品可靠性改进方法研究 | 在研 | 何曙光 |
面上项目 |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全渠道零售企业服务质量测评与改进研究 | 完成 | 张敏 |
青年基金 | 多元计量值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 完成 | 施亮星 |
面上项目 | 基于时空分类数据的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 在研 | 商艳芬 |
青年基金 | 服务过程中分类数据的监控及诊断方法的研究 | 完成 | 商艳芬 |
青年基金 | 低概率故障过程多参数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完成 | 曲亮 |
青年基金 | 基于部件相依的复杂系统剩余寿命建模及预测性维修策略研究 | 在研 | 赵秀杰 |
近五年,课题组成员在《系统工程学报》、《工业工程与管理》、IISE Transactions、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System Saf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duction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Operations Research、Computer &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部分代表性成果如下:
[1]Zhen He; Dongfan Wang; Shuguang He*; Yiwen Zhang; Anshu Dai; Two-dimensionalextended warranty strategy including maintenance level and purchase time: Awin-win perspective,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0, 141:0-106294.
[2]Zhen He; Dali Huang; Shuguang He*; Design of extended warranty service in a dualsupply channel,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 2018,29(9-10):1-19.
[3]Guodong Wang; Zhanwen Niu; Shanshan Lv; Liang Qu; Zhen He*; Bootstrapping Analysis ofLifetime Data with Subsampling,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2015, 32(5):1945-1953.
[4]Lu Zheng; Zhen He*; Shuguang He; A novel probabilistic graphic model to detectproduct defects from social media dat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20, 137:https://doi.org/10.1016/j.dss.2020.113369.
[5]Yang Duo; He Zhen; He Shuguang* ; Warranty claims forecasting based on a generalimperfect repair model considering usage ra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System Safety, 2016, 145:147-154.
[6] Peiha Qiu; Zhen He; Zhiqiong Wang*; Nonparametric Monitoring of Multiple Count Data,IISE Transactions, 2019, 51(9):1-29.
[7]He Shuguang; Zhang Zhaomin; Jiang Wei; Bian Dejun*; Predicting field reliabilitybased on two-dimensional warranty data with learning effects, 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 2018, 50(2):198-206.
[8]Dong Fangqi; Liu Zixian; Wu Yujie; Hao Jianhong; A multi-stage risk-adjusted controlchart for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of products sold with two-dimensionalwarranty, Maintenance and Reliability, 2018, 20(2):300-307.
[9]Wei Guanzhou; Zhao Xiujie; He Shuguang*; He Zhen; Reliability modeling with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for binary-state deteriorating systems consideringzoned shock effects,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9, 130:282-297. SCIE,
[10]He Shuguang; Jiang Wei* ; Deng Houtao; A distance-based control chart formonitoring multivariate processes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18, 263(1-2):191-207. SCIE (被引用7次). 第二标注
[10]Keyuan Cai; Zhen He; Yaqi Lou; Shuguang He; Risk‑aversion informationin a supply chain with price and warranty competition,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19, 287:61-107.
[11]Qu Liang*; Khoo Michael B. C.; Castagliola Philippe; Zhen He; Exponentialcumulative sums chart for detecting shifts in time-between-ev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8, 56(10):3683-3698.
[12]Liang Qu*; Shuguang He; Michael B. C. Khoo; Philippe Castagliola; A CUSUM chart fordetecting the intensity ratio of negative ev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duction Research, 2017, 56.
[13]Shang Yanfen; Li Tao; Song Lisha* ; Wang, Zhiqiong; Control charts for monitoring two-dimensional spatial count data withspatial correlations,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9, 137:0-UNSP 106043.
[14]Liangxing Shi*; Ling Gong; DennisK.J. Lin; CRPS chart: Simultaneously monitoring locationand scale under data‐rich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2018, 34(4):681-697.
[15]Shuguang He; Zhaomin Zhang; Guohua Zhang*; Zhen He; Two-dimensional base warranty designbased on a new demand function considering heterogeneous usage rat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7, 55(23):1-15.
[16]Wang Xiaolin*; He Kangzhe; Zhen He ; Li Lishuai; Xie Min; Cost analysis of apiece-wise renewing free replacement warranty policy, Computers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9, 135:1047-1062.
[17]Wang Yukun*; Liu Yiliu; Liu Zixian; Li Xiaopeng; On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programfor second-hand products sold with a two-dimensional warranty, Reliability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17, 167:452-463.
[18]Li Xiaopeng; Liu Zixian; Wang Yukun *; Li Mei; Optimal burn-in strategy fortwo-dimensional warranted products considering preventive mainten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9, 57(17):5414-5431.
[19]Zhao Xiujie; Liu, Bin; Liu Yiqi;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Load-SharingSystems With Continuously Degrading Compon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Reliability, 2018, 67(3):1096-1110.
[20]Zhao Xiujie*; He Kangzhe; Kuo Way; Xie Min; Planning accelerated reliability testsfor mission-oriented systems subject to degradation and shocks, IISE Transactions, 2020, 52(1):91-103.
在团队发展过程中,与多所海外高校和知名专家建立起了广泛的合作网络。
与Virginia Tech (USA)、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A)、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G)、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KR) 等联合培养博士生。
与Virginia Tech (USA)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A)、 Iowa State University (USA) 、Calcutta University (IN)、 University of Wageningen (NL)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国际知名专家合作论文50余篇。
| ![]() |
本团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注重扎实的理论研究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注重对质量管理领域的企业实践的理解。按照学部“崇实事而求是,践商道以化成”的使命要求和学校“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育人目标,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同时具备科学探索和应用实践的能力。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写作与沟通等的指导外,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具有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构建从质量管理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框架。此外,团队还通过定期学术报告、专家学术讲座、博士海外联合培养、承担课题研究、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努力帮助学生提升学术视野和敏锐性,培养独立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鼓励研究生赴海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联合培养,以拓展国际化视野。近年来先后有十余名同学通过留学基金委资助或课题交流等形式赴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高校进行交流。
团队接收外校优秀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直博生或招考博士生。
期望报考申请的研究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特点:
(1) 具有在管理科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习背景;
(2) 具有数学建模能力、计量/统计或数据分析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文献研究或具备实证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3) 学习能力强,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自我挑战意识和责任心;
(4)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5)具有较好的中英文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6)身体健康、刻苦努力、积极向上。
有意向加入本团队的学生可联系何老师(邮箱: shuguanghe@126.com )获取课题组的格式化简历模板并完成简历投送。
招生名额信息
团队2022年招生名额(预估):博士研究生7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术型硕士15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