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团队简介
Team Introduction
结构安全与抗震韧性是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的特色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该方向在团队负责人韩庆华教授的带领下,聚焦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新型结构体系及绿色高性能建筑材料、钢结构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技术、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及智能监测技术等为重点研究方向,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安全型的建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支撑。结构安全与抗震韧性团队科研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由杰青、优青、副教授等科研人员组成的创新能力强、年龄梯度合理的科研队伍,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项目、重大工程委托等科研项目,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绩及经济和社会效益。近两年来,本团队在《建筑结构学报》、《Thin-Walled Structure》、《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2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内多项重大工程中。 |
团队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项目、重大工程委托等科研项目,主要项目如下:
(1)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U1939208,大型公共建筑非结构构件韧性恢复机理与提升技术,202001-202312,252万。
(2)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022067,钢结构与空间结构,202101-202312,120万。
(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525803,大跨空间结构,201601-202012,400万。
(4)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技术课题,2016YFC0701103,大跨空间结构多维隔震减振体系与抗灾性能设计方法,201607-202006,280万。
(5)天津市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项目,16ZXCXSF00120,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技术研究,201610-201909,200万。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8307,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疲劳性能试验研究及其热点应力分析,201202-201512,60万。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8259,强震作用下拱形立体桁架结构倒塌破坏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201101-201312,36万。
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上传附件
支持扩展名:.rar .zip .doc .docx .pdf .jpg .png .jpeg团队以新型结构体系及绿色高性能建筑材料、钢结构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技术、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及智能监测技术等为重点研究方向,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安全型的建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支撑。
(1)2020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复杂钢结构断裂与疲劳性能及安全评估技术(第1完成人);
(2)2018年高等学校学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235):钢结构环境疲劳损伤机理及控制技术(第1完成人);
(3)2015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B15-1-007-001):道路桥梁中绿色橡胶集料混凝土开发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第1完成人);
(4)2014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JB-1-010-R1):大型钢网格结构失效机理及抗倒塌性能提升技术与应用(第1完成人);
(5)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J-221-2-06):张弦结构体系分析设计理论及施工关键技术(第4完成人);
(6)2010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跨度折板形斜拉空间网格结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第10完成人);
(7)2009年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一等奖(2009-J-1-06):水泥厂窑尾高层钢管混凝土塔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第5完成人);
(8)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208):弦支穹顶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第2完成人);
(9)2008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JB-1-009):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梁柱节点关键技术研究(第9完成人);
(10)200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JB-2-017):水泥工业与民用空间网格结构关键技术研究(第6完成人);
(11)2005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JB-3-153):预应力组合网架结构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第1完成人)。
招生人数:
(1)韩庆华教授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3人,硕士研究生3-4人;
(2)芦燕副教授、徐杰副教授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3人,可招收博士研究生;
(3)徐颖副教授、张津瑞副教授、王力晨副研究员、王中兴副研究员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人。
生源要求:
要求申请者具备结构工程专业相关知识,基础知识扎实、学术视野开阔,具有创新思维和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对科研具有浓厚的兴趣。
导师团生源要求:
申请者本科毕业学校(不含天津大学)应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所学专业所类属的学科(土木工程)在最新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列A-档及以上的其他重点高校。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文件上传中...